455、燃烧可能产生毒性物质的危险货物着火时,应佩戴防毒面具,站在上风口进行扑救。 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答案:A
分析: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》第四篇单元三模块一各类危险货物装卸安全及事故应急处置中指出:大部分毒性物质在着火、受热或与水、酸接触时,能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及烟雾,灭火人员必须根据毒性物质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,在扑救火灾时,尽可能站在上风方向,并戴好防毒面具等。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《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》( JT617)、《汽车运输、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》 ( JT618) 操作,不得违章作业。 ( )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轮胎爆破后,应( )。
按照《包装储运图示标志》 ( GB191) 规定,图示表示( )标志。
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,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( )划定,并设置明显的标志。
从业人员装卸、运输毒性物质前后,禁止( )。
道路运输汽油的车辆着火时,不能使用( )灭火剂。
一般来说,危险性大的货物,单件货物重量要小一些。 ( )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罐车的罐体应经( )检测合格,并在罐体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。
道路运输酒精过程中,酒精的主要危害是( )
驾驶易燃液体运输车辆的人员( )。
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,是承运人制作( )的依据。
当( )着火时,禁止使用砂土覆盖。
控温厢式车多数从事腐蚀性物质的运输。 ( )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,驾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改变运输计划。 ( )
酒精能缓解毒性物质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,所以饮酒可作为抢救毒性物质中毒的措施。 ( )
道路运输易燃液体一旦发生撒漏时,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水稀释处理。 ( )
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排气管,必须符合国家标准《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》的规定。( )
在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》(GB6944-2005)中,第2 类危险货物(气体)按化学性质分为3 项,分别是( )。
某类危险货物只具有本类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。例如,腐蚀性物质只具有腐蚀特性。 ( )
盛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,未经清洗、消毒处理的,必须按( )条件办理托运。